这几年,华夏人的储蓄意识,也是越来越强了。截止到2023年第一季度,我们的新的居民存款已经达到了9.9万亿,每月平均有3.3万亿的增长。国内民众热衷于储蓄,主要有两个理由: 第一个原因,就是股票、基金、银行理财,都有很大的风险,所以很多人都将自己的资金,放在了银行。另一方面,经过这次疫情的反复,很多年轻人觉得储蓄很有必要,所以每个人都会将自己的存款存在银行里,以备不时之需。 与目前储蓄热情的高涨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许多银行正在缩减实体网点。数据显示,2022年一年之内,全国银行网点倒闭2600多家,而到了2023年,单单一月份倒闭119家。其中,工行、建行等多家实体银行也暂停了业务。造成这么多的实体网点关闭,主要有两个原因: 一方面,有不少银行已经开始将自己的业务转移到网上,用户只需要下载一个手机APP,就能完成90%的交易。因此,如今许多顾客都是通过网络来完成各项交易,而不是到实体银行去排队。另外,经过三年的“疫情”,过去习惯到实体网点办事的人们,现在都改为在线办理,而不是到银行。 再说了,这几年,银行的网点越来越多,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很多银行,都在亏损。所以,为了降低成本,提高业绩,各大银行都会关闭一批亏损的实体网点。 那么,像工行,建行这样的银行纷纷暂停营业,这背后到底释放出了怎样的讯息?关于这一点,我们认为有三个主要的迹象: 第一,以后用银行APP上网办事的人会越来越多,这是大势所趋。现在的他,只需要登录银行就能完成大部分的交易。再加上手机APP全天24小时营业,无节假日,因此,在将来,银行的实体网点将会逐渐减少,而手机APP将会被大量使用,从而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 第二,在未来,不仅是银行的实体营业场所会大大缩减,而且银行的自动取款机也会逐步缩减。除了上了年纪的人,大部分人都能用手机进行转账,用不到现金。那么以后,就不会有那么多人使用了。但在不久的将来,剩余的几台自动柜员机还会陆续进行更新,到时候银行将采用面部识别技术,顾客只需一张脸,便可直接取钱。 第三,在银行实体网点迅速缩减的同时,剩余的实体网点将逐渐向智能方向发展,这一点也是大势所趋。在未来,顾客在柜台前做生意,都是由人工智能来完成的,不但效率更高,还不会出现任何的失误。不过,由于老年人到银行办理业务时,都要和他们的职员联系,因此,银行还是要留下一部分职员。 如今,更多的银行纷纷关停实体网点,甚至工行和建行的许多分支机构也纷纷停业。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现在的银行,已经将自己的业务,转移到了手机上,让顾客在网上,就能完成交易。另外,一些实体店的经营出现了亏损,为了降低损失,也会暂时停业。 而以上这些事件传递出来的三个信号是:1、在未来,通过银行手机APP来办理业务的人会越来越多,实体网点会大大减少;2、ATM机数量将大幅度缩减,并将进行持续的更新和更新。3、银行有形柜台将逐渐向人性化方向发展。这样的话,不但能提高工作效率,还能降低成本。 自动化立体仓库 ![]() |
![]() 鲜花 |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