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龙武侠小说电影下载 《雪域岁月》是你的丰碑 ——追忆好兄弟凤楼 刘家鑫 他走了,悄悄地走了。不知不觉,一年了。 在这些没有他的日子里,时常想起那个中等个,圆圆脸,操一口徽腔普通话的好兄弟。想起他的时候,就想为他写点什么。但多次动笔却因为想说的话太多而不知从何处下笔。 2022年4月16日午时,无情的病魔夺去了刘凤楼的宝贵生命,享年69岁 想起他,就想起了他主持的公众号《雪域岁月》。 2017年初,网上出现了一个公众号《雪域老兵吧》,由一位西藏老兵茂戈主持,专为西藏退役军人回忆军营生活提供网上平台。我们分别在上面发表了几篇稿件后,觉得这样的公众号对我们这些西藏老兵很有意义。他提议咱们自己注册创办一个类似的公众号,为更多的308退役战友服务,给大家提供一个畅述心怀的说话平台。 政治处战友八军、世安和我都非常赞成,愿意和他一起努力。世安建议公众号的名字用“雪域岁月”,这四个字是308战友第一本回忆录的书名,大家觉得非常合适。大家还一致公推他担任主编,并由他主持平台的日常运作。 他接触电脑较早,运用起来相当熟练。很快他就在网上申请并办妥了注册手续。2017年7月25日,公众号《雪域岁月》正式上线。在上线前言中,他写道:“这里是西藏老兵的网上家园,是战友们回忆军旅生涯,抒写军营成长感受,相互交流战友情怀的驿站。”《雪域岁月》登载的第一篇原创文章是就他撰写的《走过天险奇路》。 公众号《雪域岁月》的正式上线,得到了战友们的认可和响应,反响异常强烈。编辑部很快就收到了许多战友的咨询和大量的原创文章。作者主要是308的退伍老兵,也有团外兄弟部队的战友。有上世纪50年代参军的老兵,也有80年代穿上军装的后来者。有团首长也有连队战士。 作为公众号主编的他,工作异常繁杂。每天要收稿、编稿,还要与作者反复联系沟通,才能制作完成。特别是战友们文字水平不一,他不得不对有些稿件亲自动手修改,从标点符号到遣词造句甚至是谋篇布局。往往一篇稿件会花费大半天的时间。有时遇到一些难以沟通的战友,他只好耐心地、一遍一遍地与之交换看法,争取最大程度地得到作者的满意。一次,原军区创作组一位老创作员发来两篇文稿,因为对方年龄较大,使用电脑手机不够熟练,沟通有些困难,他便专程赴合肥与老同志见面交流。那位老同志特别感动。有一天早晨醒来,发觉手机上是他传来的一篇文稿,而发送时间是凌晨4:17分。再翻看他发来的其它文稿,相当一部分也是在夜半三更时发送的。我惊到了,他就是这样拼命的! 他患有高血压,血糖血脂都不正常。但为了坚持每天发稿,并及时上传众多战友对稿件的留言,他不得不带病坐在电脑前。他知道,战友们每天都在等着阅读《雪域岁月》编发的文章,等着抒写留言,他不能让战友们失望。就这样,这些日常琐碎的编辑事务,他坚持了近五年的时间。 其间,因为身体、疾病、家务等原因,他也曾想过易手这些繁琐的编务,但是他没有放弃,始终坚持如一,坚持编发推送文章上线而没有一天空缺,甚至离家稍远一点的地方都不敢去。后来,公众号《军中老五届》(主持者为曾经在308连队锻炼的老五届大学生)提出与《雪域岁月》合并,他征求我的意见。我觉得这样能够相对减轻他的工作量,表示赞成。于是,两个公众号分别开始了合并工作的筹划。 新兵时期的小帅哥--刘凤楼 五年来,《雪域岁月》在他的操持下越办越好,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作者和读者。五年时间,《雪域岁月》先后登载了团内外数十名战友撰写的回忆文章数百篇、近百万字和图片300余幅,收获粉丝1500多人。五年里,《雪域岁月》以它登载的文稿为基础,编选了《雪域岁月》系列选集共四部,《三零八记忆》、《拉萨河南岸》、《绿军装往事》和《布达拉军营》。 然而,不幸的事情突然而至。 2022年1月27日,他在平台上发了一则公告。公告中他公布了公众号《雪域岁月》几年来运行的基本数据,表示了对作者、读者的感谢。公告最后,他“敬告诸位”,“即日起,如有稿件请另投西藏其它平台”。2月13日,《雪域岁月》刊发了最后一篇文章。不久之后,就传来了他不幸离世的噩耗。 噩耗传来,大家都不敢相信这是真的。他还不到古稀之年,而现在的古稀老者又何其之多,为什么老天爷对他却如此苛刻呢。 其实,他早就发现了自己的病症。但等他意识到危机时,已经有些为时过晚。所以,他2月1日在平台上发出了给战友们的忠告:切记,切记,健康才是福。而且这九个字用的是大号异体,为的是引起战友们高度重视。足见,那个时刻他对健康的体会是多么深刻。而且,他对战友们健康的挂念又是多么强烈。 他走了,走得是那样的无奈,那样的不甘心。他知道他的病情,也清楚其严重性。所以他在一次群聊中无奈地说道:“我真的没有多大希望了。”“真正希望你们保重好身体,健健康康平平安安地度过晚年。”“关于我病情的事,我心里很清楚,听天由命吧。”他在键盘上打出了“活着真好”四个字,并嘱咐战友们“好好活着”。 他走了一年,《雪域岁月》也沉寂了一年。一年里,战友们无时无刻不在思念这位好战友、好兄弟,也无时无刻不在思念那陪伴了大家近五年的《雪域岁月》。他曾说:“我的未了心愿就是平台能够延续下去,不能让战友们失望。”然而,因为技术方面的原因,他生前为之努力的易手和合并方案都未能实施。这既是他留在人间的遗憾,也是战友们感到十分愧疚于他的地方。 《雪域岁月》是他为老战友们创建的精神家园。《雪域岁月》的那些文字、图片,也许并不十分出色,但它们带着他的体温,渗透着他的汗水和心血。通过《雪域岁月》,战友们感受到了他的热情与真诚,认真与勤劳,随和与善良以及智慧与才华。 在战友们的心目中,他的身影已经和《雪域岁月》融为一体,并共同组成了一座永远留在战友们心中的伟岸丰碑。 他走了,悄悄地走了。 他,就是我们亲密的战友、亲爱的兄弟刘凤楼同志。 江水泱泱,云山苍苍,凤楼之风,山高水长。 刘凤楼、夏八军、鲁国强、张永国在308团俱乐部旁的合影 (注:本文插图均来自网络) 作者简介: 刘家鑫:1946年生,湖北沙市人。1964年入军校,1968年毕业分配西藏军区炮兵独立第308团连队锻炼。后留任后勤处助理员,参谋,政治处干事、干部股长,政治处副主任。1984年转业湖北沙市市委党校从事教学、科研和行政领导工作。党校期间,发表过论文,出版过教材和专著,获教授职称。曾经在军内外报刊杂志发表过多篇新闻报道和散文、小说并获奖。2006年退休。 作者:刘家鑫 ![]() |
![]() 鲜花 |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