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3D打印技术的成熟,很多企业都引进了3D打印机进行产品设计研发。3D打印的前提是需要相对应的3D模型文件,设计师制作的3D模型文件可能是通过不同软件制作的,不过最后转出来的都是STL格式的,在格式转换过程中,转换后的模型有可能存在问题,不能满足3D打印的要求。这时候就需要对模型文件进行修复了。3D打印模型文件转换成STL出现了问题该如何修复模型?常见的修复方法有哪些? ![]() 3D打印模型文件转换成STL容易出现那些问题?常见的修复方法有哪些? 1.壁厚 影响到3D打印可否顺利的一个关键因素,一个3D模型没有壁厚,都是片和线,3D打印机将没法打印。相对于3D打印服务商而言,通常也会对壁厚有一个规定,这个规定会比打印的工艺极限略微保守一些,减少物件在运输和清除过程中被毁坏的概率。此刻需要做好加厚壁厚解决。 2.尺寸 许多情况下在最初设计物件时并没有考虑到打印尺寸,这对后期可否做好3D打印制作引起了困惑。因此相对于尺寸的确认,越早越好,很大也许牵涉到拆件,太小有可能会丟失打印细节。 ![]() 3.非流型建模过程中的问题或是一些“捷径”或“窍门”也许会引起非流型的出现。这也是指一条边相同或是多个面交叉,而不是一个体与体的交叉,这会让3D打印机觉得模型有洞,或是至少是面有问题,无法打印。能够做好补洞操作。 4.法线是用于区别内外平面,这对打印机很重要,假如法线反了,3D打印机无法识别模型的界限。需要做好模型法向修复。 5.交叉重合面会引起重合的体积,造成体积计算的不精确,多算体积。另外也会让定位面的朝向出问题,因而交叉重合面必须做好并入。 6.最小间隙就是指两个壁厚间的最小距离,这与3D打印机的物理极限有关系。假如最小间隙低于3D打印的打印极限,两个壁会合成一个壁厚,这会造成部分支撑或是残留物去不出来。 ![]() ![]() |
![]() 鲜花 |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