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首页 资讯 查看内容

“联”,联合,打哈欠的传染力也是一种说服力 | 模糊谈判力

2023-02-06| 发布者: 辉南生活网| 查看: 135| 评论: 1|文章来源: 互联网

摘要: “联”,联合,打哈欠的传染力也是一种说服力|模糊谈判力第二十二篇这是桔梗在“谈判思维”的第696篇推文。......

“联”,联合,打哈欠的传染力也是一种说服力|模糊谈判力第二十二篇

这是桔梗在“谈判思维”的第696篇推文。

全文共2152字,阅读大约需要3分钟。

1引言

打哈欠,是一件有趣的事情。

有时候,看到屋子里的人打哈欠,我们也会不自禁地跟着打了一个;

有时候,我们自己先打了一个,然后就看到屋子里的其他人,也跟着打了一个......

相信你一定有过类似的经历。

所以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说法,

打哈欠也传染啊!

“打哈欠”究竟会不会“传染”?

提到“传染”,我们马上就会想起细菌(或病毒)这类可以通过空气传播的可怕生物;

然而,“打哈欠”的“传染”,有时候会超出我们的理解范围;

在一些科学家的实验里,电视画面里人物的“打哈欠”,也会让看电视的人开始打哈欠;

甚至于,有些实验中,仅仅是听到广播里的正在说话的人“打哈欠”,听众也会开始打哈欠;

如果说“打哈欠”是“传染”的,那又怎么解释这样的传染途径呢?

不仅如此,动物之间也存在“打哈欠传染”的现象;

科学家们在多种动物中找到了同样的现象,比如大猩猩、狒狒、狼、狗等;

那么,跨生物种类之间,打哈欠还会传染吗?

进一步说,“谈判思维”为什么要聊“打哈欠传染”这个话题呢?

如果我说,“谈判思维”里最核心的“共情”,能够解释这个现象,你相信吗?

2共情说服

我们依然在“模糊谈判力”这个系列推文中,它的思维方式启发自牛津大学的实验心理学研究。

今天要聊的依然是,恰尔迪尼七字影响力的第三个字,“联”。

所谓“联”,指的是“联合”,指的是“咱们”(我们);

“模糊谈判论”中极为重要的一个分类就是,“我们VS他们”。

“联”字所代表的的说服力,可以总结成这样的一句话,

人们总是倾向于,对自己人,也就是属于“咱们”一伙的人,表示赞同,并接受说服。

换句话说,

你对那些把你看做“咱们”的人,更有说服力。

这个“更有说服力”,究竟会到一个怎样的程度?

它会说服你也跟着一起打哈欠。

你没看错,“谈判思维”对“打哈欠”的解释,就是一种“共情”和“说服”的结果。

尽管大量的生物学家、神经学家、人类学家给出了多个不同的解释,比如,“打哈欠”来自大脑缺氧,“打哈欠”是一种生物防御机制;

我最喜欢的一种解释是,

所谓的“打哈欠传染”,是一种“共情说服”。

而且,在“咱们”标签下的人,要比“我们Vs他们”不同标签的人,更容易说服。

3狗狗打哈欠

不知何时开始,我们就接受了一个说法,

狗,是人类最好的朋友。

尽管我不养狗,但我却从未怀疑这句话的说服力。

(值得一提,“模糊谈判论”中不止一次提醒你,一句模糊的论点,远没有一句极端的论点来得有说服力,比如“狗,也许是几千种动物类别中,和人类关系最相近的几十种动物朋友中的一个”,就没有极端化的这句“是人类最好的朋友”,来得更有说服力)

人们这么说并非毫无依据,“狗”确实和人的关系非常近。

以至于,大部分养狗的人,都会直接把自己的狗,称为自己的“家人”;

而“家人”,是“我们Vs他们”分类中,“联合”关系最极端的一类。

2013年,日本东京大学的心理学家,特蕾莎-罗美尔教授,以及长谷俊川教授,做了一个很有趣的实验;

他们挑选了25只不同种类、性别、年龄的家养犬,来做一个“打哈欠传染”的实验;

实验内容很简单,就是给狗狗们观看不同的录像;

一个录像是他们的主人(熟悉的人)打哈欠;

另一个录像是陌生人打哈欠;

实验结果非常明显,熟悉的主人打哈欠,会让狗狗们打哈欠的次数大大增加!

这个实验至少说明了两个让人信服的事实,

一,“打哈欠传染”是一种跨越生物种群的,情绪影响行为;

二,它在“咱们”的类别下,说服力更显著。

(相关实验见:FamiliarityBiasandPhysiologicalResponsesinContagiousYawningbyDogsSupportLinktoEmpathy,RomeroT,KonnoA,HasegawaT(2013)FamiliarityBiasandPhysiologicalResponsesinContagiousYawningbyDogsSupportLinktoEmpathy.PLoSONE8(8):e71365.doi:10.1371/journal.pone.0071365)

4镜像共情

让我们走近一点看看“联”字的“咱们”效应;

成为“咱们”,和成为“他们”,最主要的区别在于“关系远近”。

中国人是最讲究“关系近”这个话题的。

在我们人际关系学里,无论是公关哪一类的人群,无论是哪一派的理论,你一定会被告知,

应该想办法让关系变“近”。

变得多“近”?

变得像和我们自己一样那么“近”。

我们在介绍“拟态”的时候,曾经讲过,我们的大脑有一种特殊的“镜像神经”,用来“镜面倒映”出对方的行为;

换句话说,

我们理解对方行为的基础方式之一,就是把对方的行为在脑中做“镜像”,并产生感受,从而理解;

“共情”,就是这样一种大脑的活动机制。

比如,对方感到“疼痛”,我们的大脑就会“镜像”,并搜刮我们过去自身经历中所有疼痛的经历,并再次重现当时的感受;

这就是“感同身受”。

请注意,“自私”和“共情”并不冲突。

有人认为,“自私”的人无法“共情”,并非如此。

前几篇中,我提过,只要让你和这个自私的人,成为“联合”某种标签之下的共同体,当你们成为“咱们”,一切就不同了;

在这个自私的人看来,“咱们”就是“我”,“咱私”就是“自私”;

一切对“咱们”有益的决策,就是“自私”的决策。

尝试回到“打哈欠”的比喻中来,

“模糊谈判力”在这里,再一次提醒我们,“说服力”和逻辑道理毫无关系;

主人的哈欠,能传染狗狗打哈欠,这种说服需要逻辑吗?

它的说服路径,直接内嵌在生物大脑的基因记忆中。

“说服力”,真的应该被称为,“被说服力”更恰当。

5小结

值得一提的是,今天内容的背后,依然有着“模糊谈判论”的影子;

分类、二元、语言、极端;

“联”,“联合”的本质,也是二元差异的极化;

当我们尝试画出一个分类,我们Vs他们,人们的大脑迅速二元化;

当“咱”还没出现之前,这个分类对我们来说就是模糊的,没有说服力;

一旦我们在谈判中撕开这个分类,“咱”和“他们”的界限越明显,说服力就越极端;

说服力的流动,再次从模糊走向极端。

这里是“谈判思维”!

“模糊谈判力第二十二篇”待续

---桔梗(839239@qq.com)


香奈兒包包 https://www.aartmt.com/category/brand/chanel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 收藏

最新评论(1)

Powered by 辉南生活网 X3.2  © 2015-2020 辉南生活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