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首页 资讯 查看内容

“涛声”依旧

2023-02-03| 发布者: 辉南生活网| 查看: 135| 评论: 1|文章来源: 互联网

摘要: 今年中秋节后的第二天,正是天晴月圆时,新华社资深记者叶世涛悄然驾鹤乘风归去。叶世涛的著作书影上海市新......
腹有财经

今年中秋节后的第二天,正是天晴月圆时,新华社资深记者叶世涛悄然驾鹤乘风归去。

叶世涛的著作书影

上海市新闻出版局王金才老处长在告知这一不幸消息时,还附上《涛声——一个新闻老兵的经验谈》的封面照片——这正是叶老师2009年出版的新闻作品集。作为本书出版人,我在痛悼之际,当年为他统筹出版这本书的情形,又一幕幕地重现眼前。

叶世涛

叶老师对党的新闻事业殚精竭力、乐此不疲。他在人生大半辈子中采写了大量消息、通讯、调查报告、工作研究、评论和“内部参考”,其中不少报道获各种奖项,有的入选大学新闻专业教材,部分“内参”得到党中央领导同志批示,有力推动了实际工作。

进入暮年后,叶老师很想把这些“记录着自己前进道路上一个个脚印”的文字汇编成集,并与一家出版社已草拟出书合同,却因一些细节问题弄得不欢而散。

那天他兴冲冲走进我办公室:“小沈,早知你已转型干出版,我何必兜这一大圈子。”他拎着装有这摞书稿的马甲袋,依然像早些年那样称我“小沈”,依然是快人快语大嗓门。

叶世涛和沈惠民合作的新闻报道

上世纪90年代初,我还在一家机器厂工作。这家厂曾因首创“以小攻大”的“蚂蚁啃骨头”加工方法,成为全国红旗单位。1958年12月陈毅副总理陪同金日成首相来厂参观后,还在《解放日报》发表《参观蚂蚁啃骨头》的诗篇。“蚂蚁啃骨头”成为火红年代的一种精神力量,全国很快掀起大搞技术革新的热潮。30多年过去,进入改革开放年代是否还需要“蚂蚁”精神?叶老师敏锐地抓住这个视角前来采访,每次都拉着我这个“小沈”一头扎进生产现场。大名鼎鼎的新华社上海分社总编与我这个初出茅庐的基层作者合作,写成系列报道还都把我名字放前面,其中通讯《“蚂蚁”今朝还要啃骨头》,被新华社评为“红旗稿”。

我不久成为人民日报编辑记者,叶老师与我有了更多合作。大多是他出选题,我配合采访。1995年9月,我俩采访瑞金医院副院长俞卓伟,写成《医生背后的医生》被多家媒体刊用。上海卫生系统不久后开始学习俞卓伟先进事迹活动。在一次次合作采写中,我俩成了忘年的莫逆之交。他得知我祖籍也是苏州吴县(今吴中区)时,抚掌而笑:“难怪你我如此投缘,原来是同乡啊!”眼下他要出新闻作品集,我这个同乡当即自告奋勇担任责任编辑——这也是我向这位新闻老兵学习的又一次机会。在编辑过程中,我对他新闻生涯也有了更多了解。

1953年,叶老师从复旦大学毕业分配进新华社上海分社。在此后整整半个世纪中,他从实习记者做到总编辑,一直从事采编工作。“择一业终一生,不为繁华易匠心,不舍初心得始终”正是他的写照。他大器早成,因工作优秀当上市劳模,被当选为团中央委员。1964年,他发表《吃透“两头”是记者工作的基础》等论文,在全国新闻界引起积极反响,有些新闻单位开展了“学习叶世涛采写经验”活动。他的校友、《新民晚报》原总编辑丁法章撰文讲述:

在我们复旦新闻系,世涛兄的新闻佳作和采写经验,更是新闻理论和采访写作课的必读教材。有位老师在介绍世涛兄深入的采访作风时,说他能依次说出十里长街南京路上每家商铺的店名;甚至每家商店有哪些经营特色,买什么商品该到哪家商店,他熟得如数家珍。系里师生们都为有这样一位高材生感到骄傲,我更是把他视为自己默默心仪的偶像。

叶世涛与恩师穆青

叶老师大名“世涛”,嗓音高亢亦如涛声,以《涛声》做书名真是恰如其分。他为此动情地说:“恩师穆青在世时,非常赞同我编书的想法,还亲笔题写书名《涛声》,给了我极大鼓励。我是他耳提面命一路带教出来的。”

刚进上海分社,叶老师就跟着穆青,按衣、食、住、用几个方面,跑遍了上海大街小巷的各种商店和店铺,在小细节上做精彩文章,写出了《外地赴沪旅客的服务站》《快餐和送饭上门》《破裤子翻新的好办法》《洗染衣物不用出门》《鞋医生》的集纳式专稿。《人民日报》刊发这篇专稿时配发了长篇评论。之后,叶老师又在穆青直接指挥下,从大城市管家人的高度来报道上海的商业工作,采写的重点通讯《600万人民的管家人》,受到新华总社表扬,被复旦新闻系收入教学用书。这两次随穆青采访,叶老师“学会了从人民生活中寻找报道题材”。

从1961年开始,叶老师与《新民晚报》财经记者合作,写出一系列经济生活报道,在“寻常百姓家”的小事中阐明大道理,在社会上和同行中产生了相当影响。新华社地方分社与地方晚报默契合作,也成为上海新闻界的一段佳话。

上世纪80年代,叶老师被评为上海市优秀新闻工作者,成为全国首批为数不多的高级记者。

1985年,他积劳成疾右眼失明,以后又因前列腺癌和膀胱癌等疾病多次住院手术,但他依然顽强乐观,以百折不回的毅力坚持新闻采写和业务研究,耄耋之年仍经常去工厂、机关、学校讲课辅导。一些新闻学院希望将他讲课内容整理成文,作为学生们的辅助教材。这更促使叶老师要把这些切实管用的经验编辑成书。“但真着手起步时,整理、编印过程中遇到了出乎预料的困难。”他说。为一份电子书稿的输入和修改,他都要到马路边的快印店跑上好几次。

感叹唏嘘之余,我更自觉地为叶老师出书提供更多便利。为稿件修改、照片甄选、资料搜寻等编务,我一次次来到他在绍兴路的寓所。住房虽不大,却格外温馨。叶师母刘绚云教授是瑞金医院的儿科专家,能弹一手好钢琴。叶老师在采写医学报道时常与她探讨,贤内助成了好参谋。我因此提出在书中加一张他们伉俪相互切磋的照片;叶老师毕业于复旦,《涛声》由今日出版社与复旦大学出版社联手出版也更有意义——叶老师对此一一应允,并笑称“还是小沈考虑周到”。

叶世涛与夫人

叶老师说,朋友们为他出书热情助力,“众人拾柴火焰高”。他在《后记》中写道:

这期间,许多好友纷纷伸出热忱的手。原《人民日报》记者、今日出版社社长、总编辑沈惠民为本书出版热情奔走;上海师范大学编审王亚仑看到我视力不支,两度认真阅核文稿,并在文字上作了一定润饰;《经济日报》记者陈钢、《建筑时报》记者顾今分别对原稿作了细致校对;市新闻出版局原处级调研员王金才审读中帮助严把政策精神关,力求行文规范;市政法系统原副处级调研员郑德明在核稿同时,对刊于本书的所有图片包括封面图片进行精心的艺术处理……

新华社原副社长兼总编辑冯健、上海市新闻工作者协会副主席和上海新闻学会会长丁法章欣然为《涛声》作序。叶老师感动地说,冯健是他的老领导,上世纪60年代曾与穆青、周原合作,采写过传世名篇《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年届84岁的冯老已多年不动笔了,这次难得为自己而破例作序。丁法章则在序文中高度评价《涛声》“是一本与时俱进、切实可用的教科书”“一盏引导当代媒体人的指路灯。”

2009年8月,36万字的《涛声》正式出版。我去叶老师家送样书时,他兴奋之余不禁感慨:“可惜穆老头不在了。也怪我前些年没抓紧。”说着眼眶都有点湿润。叶老师喜欢《涛声依旧》中那两句歌词:“今天的你我怎样重复昨天的故事,这一张旧船票能否登上你的客船。”他说自己这本书就像“一张旧船票”,“重复昨天的故事”不仅想再登上穆老头那会儿的客船,也期待能登上新一代新闻人的客船,助力他们抵达成功的彼岸。

如今,《涛声》依旧在“重复昨天的故事”,只是讲故事的人倏然远去,留下一段真情停泊在字里行间,我耳畔一阵阵传来他波涛似的高亢嗓音。(作者沈惠民系今日出版社社长、上海金融文化促进中心执行理事长)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 收藏

最新评论(1)

Powered by 辉南生活网 X3.2  © 2015-2020 辉南生活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