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0 导语:农民工的数量是庞大的,近3亿人的群体,可以说囊括了农村的中坚力量,年龄大多在18岁~55岁之间。其中是有很多夫妻共同出门打工的,然而在这些“夫妻”中,有不少是“临时夫妻”,有的甚至突破了伦理道德,是怎么形成的呢? “临时夫妻”一词并不罕见,主要是指一段男女双方短暂的共同生活关系,就如同临时搭伙过日子,随着一方的退出而结束。 而这其中的人包括单身男女、包括来自两个家庭的已婚人士或者是一方已婚一方未婚的状态,他们不以结婚为目的,只是为了短暂的需要而结伴生活,提供各自的生理、心理所需。而这些“临时夫妻”中,农民工群体是比较突出的,甚至于有很多都是明目张胆的,只是隐而不宣罢了。 我国的农民工群体近几年是呈现下降趋势的,原先的3亿多农民工如今已经仅有2.9亿,未来还将会更少。主要的原因则是农民工的老龄化和大量农民工的进城落户所致,同样和农民工的社会地位有关。 这数亿人分布于城市的各个角落,民房出租屋、工厂宿舍、工地的工棚等等,而其中就居住着大量的“夫妻档”,只是有的是‘真夫妻’,有的则是‘临时夫妻’,表面上并没有什么不同,白天工作,晚上居住在一起,形成共同生活体。 然而,每到春节的时候,就会有大量的“临时夫妻”分道扬镳,有的直接分得一干二净,以后再也没了往来。而存在这样的情况究竟是何原因导致的呢? 第一、农民工夫妻的两地分居 有专家进行过调查,在1000个农民工中,夫妻两地分居地超过了4成。也就是有一方留守在家照顾家庭一方出门打工,或者是夫妻两人的工作地不在一起,长时间都是靠着通讯来联系。有的甚至很长时间都不联系。 我们知道,这世上除了血缘关系不可分割以外,其他的关系都会随着时间和距离而淡化。夫妻相处同样如此,长时间的没有情感交流,那么一旦有外界的利诱,自然而然地就会有别的想法。 首先就是情感诉求得不到表达,身在异地的空虚也没有人能够交流,因而组建临时夫妻就变得顺理成章,反正没有人知道,只是临时搭伙过日子,一到春节要回家的时候才感到各自家庭的责任,而出于家庭责任感和愧疚感,也就自然而然的断了之间的联系。 当然,也有的相处出来的情感,让这段关系就变得更为复杂,甚至导致家庭破裂或者是家破人亡,这从农村近些年超高的离婚率就能窥探一二。 第二、缺少熟人社会的道德感 夫妻关系其实对于很多人来说只是一张结婚证,这是法律上的夫妻关系。但是婚姻自由,仅靠法律是很难维持婚姻关系的,更多的是双方情感的付出与家庭责任,乃至社会责任。 在农村生活的都是熟人,相互之间都是知根知底,想要“出轨”、“离婚”其实是受到舆论制约的,所以在农村很少看到“临时”夫妻关系,这种关系是不被世俗所允许的。 然而进城以后就不一样了,大家来自五湖四海,基本上没有多少人认识,这就缺少了乡土社会关系,没有了熟人的监督,于是出于情感、生理需求,临时组建个小家庭,满足双方的需求,也就没有了道德束缚感。 而对于这种现象,很多农民工表示都能理解,一个人在外拼搏的苦是家人难以理解也是难以诉说的,而有共同经历外出务工的男女就会有着天然的相互理解,共同经历多共同语言就多,自然而然就会走到一起。 但是毕竟各自有家庭,这段关系又不是能够拿到明面上说,终归大家都是要回到家乡的熟人社会之中,因而一到春节就分手,各地回归家庭,至于来年怎样,谁也都没有考虑未来。 现在这个社会的男女关系越来越复杂,有的人恋爱、同居几次十几次,有的人结婚离婚再婚不断往复。因此,再低的底线也就见怪不怪了,春节马上到了,又有多少人返乡找个老实人呢? ![]() |
![]() 鲜花 |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