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卫视的音综节目《天赐的声音3》已经接近尾声,最终的天赐盛典即将开启。 从第一季开始,《天赐的声音》就以其颇具态势的“话题度”引发了众多歌迷与网友的关注。一档综艺节目要形成后继的发展势头,必定要有其“可持续发展”的驱动力。话题度无疑是这种驱动力之一,并且极为重要。但问题在于,这样的话题度是否以正面为主。 在第三季,《天赐的声音》显然试图做出某些改变。但也许是“计划赶不上变化”,《天赐的声音3》的播出期间,不但兄弟台强力推出了全新策划的与港乐经典相关的音综《声生不息》,后期又有《乘风破浪的姐姐3》火热上线并引爆荧屏。同时,浙江卫视本身几乎与播出《天赐的声音3》同步推出了另一档音综节目《为歌而赞2》。 对《天赐的声音3》的处境而言,可谓“腹背受敌”。所以,当《天赐的声音3》第一阶段,飞行音乐合伙人信对“改编和原创”的话题做出颇为“义愤”的反应和表示时,新晋加盟的音乐合伙人周深则说:音综真的很难。 纵观已经播出十一期的《天赐的声音3》,它的改变大致有一大一小两点。同时,声音鉴赏团成员声音的或大或小,或尖锐或平和,也说明它无时无刻不在调整之中。小变化在前两季,《天赐的声音3》从竞演规则到常驻音乐合伙人的“构成”,都没有大的变化。到第三季,在延续前两季打好的基础的同时,节目“引入”周深、GAI周延、张碧晨三位常驻音乐合伙人。 这显然是想利用自身的有力资源,对原有资源进行“重新配置”,最大程度地提高节目的“流量”。这样的“小变化”,是节目组更加注重“天赐的声音”的舞台本身的现实反应。应该说,借助新的常驻音乐合伙人,《天赐的声音3》也的确获得了不错的传播效果。大改变这里所说的“大改变”,其实出现在节目的最后阶段:从作为第四阶段的首期节目,第十期开始。第十、第十一两期,节目组邀请的飞行音乐合伙人都多达十位之多,再加上常驻音乐合伙人与特邀音乐合伙人刘惜君,这两期节目都集结了十六位歌手来呈现他们的“天赐的舞台”。 这样的歌手数量的变化,是为了节目的规则“大变化”所服务的。改编队与原唱队的“分野”,既增加了节目的“对抗度”、戏剧性与舞台张力,又似乎是对前面抛出的“改编与原唱”话题的回应。 但也有网络声音认为,这样的改变似乎并不能挽救《天赐的声音》整档节目的“颓势”。在节目未播出结束之前,对其进行“盖棺定论”似乎是不大合适的。但笔者认为,在第十期才开始的“大变化”,似乎有些为时过晚。它会否让人觉得节目有些微的“割裂感”:与前面的节目稍稍缺少一些连续性?那么,到第四季,“天赐的声音”又将有怎样的发展逻辑呢?各位亲?你们怎么看? 海外充值平台 ![]() |
![]() 鲜花 |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