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撼沙成本多少 https://www.touzitop.com/ysxm/10577.html *网易研究局稿件未经同意禁止一切媒体转载,包括友商,本文不构成投资决策。 张建平(商务部研究院区域经济合作中心主任) 60s要点速读: 1、如果我们想要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实现更高附加值的发展,追求更高的发展阶段,只有通过科技创新驱动这条道路才能实现。韩国是一个很好的例子,韩国是一个缺资源、缺国土的一个小型经济体,又是一个人口小国,但韩国人均GDP目前已达3.2万美元,韩国经济总量已超越了人口1.46亿的俄罗斯,跻身G20的前十大经济体。韩国靠的就是科技创新的发展道路,它有以三星、SK为代表的高科技企业引领,特别是三星和SK在芯片、半导体领域的地位显而易见。 2、目前来讲,全国统一大市场有三个关键词,一是高效规范,二是公平竞争,三是充分开放,既要对外开放,又要对内开放。 3、目前中国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已经占到经济增长贡献率的60%-80%。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下降到了20%以内。商品和服务的进出口,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有时正、有时负,目前处于正增长的状态。 正文: 中国目前已经处于中等收入国家的发展阶段,人均GDP已经达到了1.2万美元的水平。但是下一步中国面临着非常艰巨的任务,就是我们需要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并且朝着2035年的中期目标,和2050年的远期目标迈进,致力于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这个目标的实现,需要通过市场机制的完善,走创新驱动的发展道路。 01 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基础支撑和内在要求 2022年4月10日,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中,强调了“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基础支撑和内在要求。要加快建立全国统一的市场制度规则,打破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打通制约经济循环的关键堵点,促进商品要素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畅通流动,加快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 但现在由于国内市场一体化的程度有待提升,无论是商品还是要素、资源,存在着很多内循环的堵点。全国统一大市场的畅通流动,需要打通这些障碍。现在中国是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我们还有庞大的投资市场和流通市场,这些市场由大到强需要通过高标准的市场体系,强调市场的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 既然我们现在在不断地扩大对外开放,尤其是现在我们已经提交了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以及加入《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DEPA)的申请。我们也正处在落实《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C)20个章节内容的过程当中。 我们既要对外开放,同时也要对内开放。换句话说,我们在对接21世纪国际经贸规则的过程当中,同时国内的市场也要按照这些规则进行直接的变革,形成开放、高效、竞争的市场环境。统一大市场的定义,是在全国范围内建设一个市场基础制度规则统一,市场设施高标准连通,商品和服务的市场高水平统一,市场监管公平统一的大市场。我们要推动资本、技术、人才、资源等各种要素的自由流动,优化市场环境,同时我们也要优化国内基本面,具有更深层次的一些积极的影响。 在目前来讲是三个关键词,一个是高效规范,第二个是公平竞争,第三个是充分开放。而且这个开放应该是双向开放,对外开放也要对内开放。这样一个统一大市场,是我们实施双循环战略的一个客观的需要,这需要我们加快收入分配体制改革,挖掘国内市场的需求潜力,特别是消费大市场的潜力。另外我们也要挖掘生产要素、资本、人才、技术,如果能够更加自由地按照市场的需求进行配置,那我们的效率会更高。还有我们的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个环节所涉及到的细分市场,它能够形成统一大市场,也意味着效率会进一步提升,交易成本不断下降。 对中国来讲,建设统一大市场是构建高水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我记得在1994年,当时由马洪主编的《什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本书当中,就已经明确提出,我们要建设统一的国内大市场。在2003年《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若干意见》中,有一段内容是专门讲如何构建国内的统一大市场的。 我们非常早就明确了方向,但是在目前这个时间节点上,如果我们想要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实现更高附加值的发展,追求更高的发展阶段,只有通过科技创新驱动这条道路才能实现。这一点在全世界得到了证明,目前世界进入到中等发展阶段的国家有很多,但是真正实现了跨越的数量是比较少的。 韩国就给出了一个很好的启示,韩国人均GDP目前已经达到了3.2万美元,韩国又是一个缺资源、缺国土空间的一个小型经济体,是一个人口的小国,只有5500万人,也是一个国土空间的小国,但是现在韩国的经济总量已经超越了人口1.46亿的俄罗斯,跻身G20的前十大经济体。韩国靠的就是科技创新的发展道路,它现在也有以三星、SK为代表的高科技企业在引领,特别是三星在芯片、半导体领域在全球的位置是显而易见的。 所以对中国来讲,下一步我们需要有一批中国的科技企业,能够在全球竞争当中拥有创新能力,拥有品牌效应,并且有全球价值链的构建和组织的能力,支撑中国高质量的发展。这客观上要求我们必须要有统一的、公平的、竞争的大市场,去驱动我们的创新。换句话说就是公平的统一的市场竞争,是创新的动力源泉。 中国也致力于未来要塑造新的国际比较竞争优势和国际竞争力,竞争力必须是来源于国内的市场就是一个充分竞争的市场,是一个能够培育、壮大我们的跨国公司的这样一个市场。还有就是我们释放市场的活力,激发创新的动力,未来让我们的消费成为能够拉动经济增长的稳定的长效的机制,这些也都有赖于统一大市场的构建。 02 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方案的原则、目标 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方案的原则、目标目前是非常清晰的,首先就是要立足内需,畅通循环。目前中国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已经占到60%-80%,它是在这个区间当中波动的。而目前固定资产投资这驾马车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下降到了20%以内。商品和服务的进出口,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本身是波动状态,有的时候正,有的时候负,但是它的贡献度目前处于正增长的状态。 现在中国对外贸的依存度,已经从金融危机时的65%,下降到了35%,而我们经常账户的贸易逆差,最新的数据只占到GDP的2%左右,这个比例是处在一个安全区间。2018年美国的特朗普曾经指控中国是汇率操纵国。美国在确定一个国家是否操纵汇率主要看三个指标,三个指标当中其中有一个指标就是经常账户的顺差占GDP的比重超过3%。所以目前中国这个状态,我们已经基本确立了内需为主、外需为辅,共同引领中国经济增长的格局,这也是我们提出以国内大市场为主,国际国内双循环这样一个论证,非常重要的依据。 第二个原则就是,我们要立破并举,完善制度。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建设要求我们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老的法律、政策,还有一些地方的规定,破除各种封闭的小市场自我循环,特别是在中国目前的体制机制之下,我们有些地方采取了一些或明或暗的地方保护,使得要素流动和资源配置不能够完全按照市场机制进行。 在这里我举两个例子,一个例子是过去几年曾经流行过一句话,讲的是“投资不过山海关”,其实说的是东北的营商环境,东北目前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要转变思想作风,加强市场化的引领,形成政府服务企业的新型关系。 当然东北的发展也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既有历史遗留问题,也有现在如何寻求新的导向,但在这里面我们如何能够更好地构建市场机制和营商环境,服务好市场主体,让企业主体愿意到那里投资,这是非常重要的方面。 另外一个例子就是最近创业投资VC(Venturecapital)和私募股权基金PE(Privateequity),这两类资本对市场的嗅觉是超级敏感的,而且它们非常强调要按照市场化的机制形成投入、壮大以及退出这样的不同的投资布局的阶段。最近我看在网上流行的一句话,PE和VC的小圈子里面讲“投资不过南宋版图”,这个说法其实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南北差异的问题。 最近这十多年,南方经济在全国经济总量当中的占比,已经从55%跃升到65%,而且增长的势头比较好。北方经济现在从过去的45%下降到了35%,人均的差异也在形成一个比较明显的分化。再看全国前十大GDP的城市当中,北方城市现在已经仅仅留下北京一家,天津这样的直辖市都已经掉出了全国的前十。而剩下的九个大城市都是在南方。这样的一个局面也反映出现在南方这些省份和北方省份,在转变思想和塑造营商环境,推进市场化机制建设进展上的差异。所以从全国的角度来讲,我们希望北方省份要积极向南方省份学习,立破并举,通过市场机制的完善,也让我们的营商环境得到投资者的认可。 第三个原则就是有效的市场和有为的政府,这涉及到政府和市场的关系问题。从发展的方向上来讲,统一的大市场要求我们必须坚持法制化和市场化的原则,依法推进我们的统一大市场的建设。在这个过程当中,政府要发挥好裁判员的作用,政府要负责制定相关的规则,负责塑造好营商环境,市场运作的事情要更多交给企业主体办,形成政府高效服务企业的新型关系。 第四个原则就是系统协同、稳妥推进,不断提升政策的统一性,规则的一致性和执行的协同性,让我们政策的调整更加有针对性,并且与时俱进,避免形成政策上的冲击,使得市场受到过度的干扰。 应该说,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构筑,目标和方向是要持续推动国内市场高效畅通和规模拓展,并且加快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目前关于营商环境国务院一直是高度重视的,而且是有专门的体系考核各个地方,并且要求各地把当下营商环境的改善作为优先的任务。 通过构筑一体化的市场,会降低市场的交易成本,这样就会有效地促进我们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使得我们走向创新驱动的发展道路,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和人才,能够投入到创新发展的过程当中。当然我们也会朝着不断培育新的国际竞争力,以及国际竞争合作的新优势的方向迈进。 目前如果看中国的创新驱动发展,我们已经形成了一批龙头科技创新企业,开始在全球拥有自己的位置。但是如果我们看中国创新企业的群体,再比较一下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美国、日本还有欧洲这些大型跨国公司科技创新企业的群体,那我们就会看到在企业群体的角度来讲,中国企业的群体数量,有创新能力,有品牌效应的高科技企业的数量,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是有一定落差的,需要我们通过未来这个全国统一大市场不断去培养壮大。 03 如何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 1.要素市场 我们首先说一下要素市场,首先资本目前对整个的经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支撑作用,国家现在也在建立多层次的,全国性的证券交易市场体系。但是目前来讲证券交易市场需要从现在的审核制切换到未来的注册制,要让企业能够按照市场交易的原则,自主上市经营,并且如果经营不善被市场淘汰,也能够从资本市场当中退出。注册制现在已经开始在科创板试点,但是未来需要推广到所有的不同层次的资本市场和交易场所。 在中国,目前VC和PE这样的金融机构,它们创新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资本来源,目前的VC和PE更加看重长江以南这些省份的营商环境,是因为很多事情可能地方政府的干预没有那么高,它可以按照市场化的手段运作自己的资本和项目,能够不断成长。我非常强调的就是,新业态、新模式、新动能,背后一定要有VC和PE的强力支持和抚育。 在全国统一大市场构建的过程当中,要通过户籍制度的改革,社会保障体制的改革,使得城乡之间劳动力的要素能够消除流动障碍。在社会保障、医疗保障方面,如果能够做到全国一体化的制度安排,其实有利于人才自由地选择自己的就业和创业的地点。 2.商品和服务市场。 其实说到商品市场,我们已经进入到了信息化时代,互联网平台现在在中国异军突起,特别是对我们的消费市场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而传统的商品消费市场,现在受到了很大的影响。我非常主张,商品市场,即实体的市场和电商平台的市场,应该是线上线下结合起来综合发展,而不是把传统实体的这些市场、实体店给它打掉。但是这个需要有一个过程,也需要有政策的协调和引领。 在这方面,日本和英国这样的发达经济体对实体经济的市场是非常重视的,所以在这两个经济体当中大家会发现,电商并没有野蛮生长,而是一个辅助的作用,实际上跟实体市场是相辅相成的。在日本实体市场是靠周到、耐心和多元化的一体化的服务,打造了非常好的实体购物的体验和享受,让消费者愿意到实体场所去购物。在英国非常强调实体店对维护就业、拉动引致消费效应所产生的关联的消费效果,所以英国对这些实体店也是给予了很强力的支持。 对中国来讲,一方面我们肯定电商平台,它对简化商品流通的环节,提供更好性价比的商品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另一方面我们也确实需要规范互联网平台的发展,让它跟实体经济融合发展。 另一方面,在商品和服务跨地区流通的过程当中,在过去中国也存在比如双汇事件,双汇的肉店在别的省份有过被打砸的案例,就显示出地方的一些保护,对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不管是有形还是无形,都会产生阻碍的作用。这样就需要我们在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的过程当中,按照国家统一的要求,能够把这些有形的无形的市场壁垒,比如我记得有一个阶段,有些企业反映,要想进入超市必须缴纳相关的费用,但是这种费用又是私下协商的,是不符合国家相关的政策法规,入店的相应的费用,这些也都是应该被消除的。 从引领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构建方面,现在我们国家市场化程度比较好,开放度国际化比较好的有四个经济圈,国家也希望这四个地方能够发挥引领示范作用,一个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地区,也是我们的环渤海经济圈,第二是长三角的几个省份,他们的一体化程度是比较高的,也包括粤港澳大湾区,国际化和市场化程度非常高,一体化的发展水平现在也比较高,以及成渝双城经济圈,这些经济圈由于市场经济现在相对比较完善,而且在打破地区封锁和市场分割方面,在全国也是走在前列的,所以我们期待这些区域未来能够继续发挥改革开放和引领示范的作用。 在异地工作、人才流动的过程当中,比如“候鸟老人”返乡办社保,还有涉及到人才在办理社保和医疗方面比较繁琐的手续,也包括地方对于外地企业和本地企业或明或暗的一些歧视性的政策,透明度不够高的政策,另外就是地方的收入来源,未来可能比较依赖于生产环节,但是目前转向消费环节,对市场会有比较多的有形无形的干预。 在隐形的壁垒方面,比如有些地区对外资或者民企设置隐形的不便利的壁垒,国家现在要求我们通过放管服结合的改革,推行市场准入全流程的电子化,以及全面提升监管能力,特别是我们的自贸试验区还有海南自贸港,包括北京服务业对外开放的先行试点,在这些领域当中都在积极探索,获得更好的成效。 建设统一的交易市场,现在按照新的形势要求,国家在去年设立了全国统一的碳排放交易市场,立足于通过市场机制,推进双碳目标的实现。但是全国统一的碳排放交易市场是需要时间的,目前我们在不同的地方,比如北京、海南、上海都有碳排放交易市场,但是在规则、市场机制以及信息披露这方面,将来是需要走向一致性的。包括我们的用水权的交易市场,二氧化硫排污权的交易市场,用能权的市场化的交易,将来都是需要与时俱进,同步推进的。 04 从需求的角度给大家看市场的一体化 可能有些人都在迪拜转机,或者去旅游过。迪拜自贸区的市场,产品的性价比高,品质好,吸引了大量包括他们国内和海外的消费者。我在迪拜看到那个场景的时候就想,像中国现在在自由贸易试验区,在海南自贸港,其实我们未来通过一体化市场的构建,还有交易成本和流通环节成本的控制,未来我们也非常有希望打造出那样的消费热点场所来满足国内现在消费升级的需要。 中国现在要想挖掘我们消费市场的潜力,背后是需要我们去增加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扩大居民的社会保障,以及引导我们居民的绿色消费、可持续消费的理念,实现我们消费大市场这种潜力的提升。在这个过程当中,也必然意味着我们各个地方在保护消费者权益,维护消费者权益,包括投诉机制方面,能够为消费者考虑,降低他的成本,减少浪费他的时间,这样消费者的选择力量,有助于我们的产品和服务在市场上竞争,在大市场当中更好地推进供给侧的改革。 中国对内开放也要对外开放,RCEP生效实施,中国这个覆盖全球30%的人口,30%的GDP,30%的贸易额,以及30%的资本流动的大市场,中国在其中要发挥核心市场的引领作用。既然我们要向其他的14个伙伴开放我们的市场,形成一体化的市场,那也意味着我们国内各个省份之间也需要相互开放、消除各种壁垒。 在RCEP当中,除了在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投资方面的相关安排以外,其实也有电子商务的章节、知识产权保护的章节,还有我们竞争政策的章节,以及政府采购的章节。这些章节的内容,很多都是跟国内市场的监管高度的联系在一起,国务院现在也要求咱们国内所有的省份,都要对接和落实好RCEP的规则。这就意味着我们未来国内的市场和国际市场规则对接规则一致,也就意味着我们一体化的程度会越来越高,这样的话国际国内双循环就会变得更有坚实的基础,变得更加高效。 另外在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的过程当中,要探索研究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标准指南,完善激励和约束机制,无论是在投资的细分市场,还是流通的细分市场,还是消费的细分市场,都要按照它的特点,按照它的发展阶段予以规范发展。我们也要通过政策法规的完善和监督机制的完善,对地方保护主义和行为进行惩处,对消费者的权益要进行保护,对企业的权益要进行保护。另外我们在大市场建设的结构形态、市场发展质量和制度规则方面需要进一步地形成成熟的方案。 05 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要抓好五个统一 第一个统一是我们要强化市场的基础制度和规则的统一,特别是要推动统一完善的产权保护制度和知识产权的保护制度,有了这两项基础,我们的企业主体和市场主体就会有积极性,去发挥它的创造性,能够让我们的市场经济有充足的成长动力。 第二个统一是我们要强化市场基础制度的规则统一,特别是在法治建设,严格执法这方面要不断提升水平,能够真正保护市场主体的相关利益。 第三个统一是要推进市场设施的高标准的联通,着力提升市场的运行效率,尤其是要减少市场流通的环节,运用智慧物流的网络体系,来降低物流成本,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当然我们也需要有完善市场信息的交互渠道,让企业主体和市场主体之间,信息交流越通畅,市场的效率就越高。在交易平台的优化升级,以及推进公共资源交易全流程的电子化,包括推动我们的商品市场数字化的改造和智能化的升级,也都有利于大市场效率的提升。 在打造统一的要素和资源市场方面,要从供给侧优化的角度入手,包括要素供给的改善和市场体系的优化这两个方面。在要素供给改善这方面,要优化土地要素的供给,目前全国已经开始建立土地指标调剂的制度。在资金的要素供给这方面,要拓展多渠道的融资渠道,包括直接融资、间接融资,都要通过改革开放,不断完善。加强技术要素的创新,提高效率,依赖于我们鼓励创新、保护知识产权,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在建设高标准的市场体系方面,要包括高标准的市场的基础制度,要素的市场化配置,市场环境和质量,落实全国一张清单的管理模式,促成要素市场化的改革,依托国内大市场,促进国际合作,通过贸易投资自由化和便利化,提升整个市场的对接和高效率的发展。 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建设,需要完善质量和标准体系,并且完善监督体系。目前国家已经在着力推进同线同质同标的要求,满足国内消费市场升级的需要。国家也在强调中国的标准和国际标准要相互对标、采标,共同提升标准的水平,共同优化市场。对于那些假冒伪劣、不达标、质量不够的商品,我们也要完善市场监督和惩戒机制,并且能够建立起我们的市场惩戒机制。 在打击假冒伪劣方面,一个典型的案例就是新能源汽车和新能源电动车的火灾事故很多是由于不合格的电池导致的,加大惩罚力度就变得非常关键。在不同地方之间形成合力,加强信息分享和市场监督也很关键。比如现在由于全国统一大市场,一个产品的生产基地,和它上面管理的企业,以及流通的环节和消费地都是不同的,所以在监督和执法的过程当中,客观上需要各地能够形成合力,按照共同的市场规则进行监管。这里面就会涉及到我们未来要加强地方和部门的联动,能够统一执行标准和程序,维护统一市场综合的执法能力的建设。 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也需要发挥行业协会和商会的作用,建立有效的政企沟通机制,形成政府监管、平台自律、行业自治、社会监督的多元治理的新模式。应该说中国未来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任务是非常艰巨的。“十四五”规划我们提出了非常明确的目标,就是要坚持系统思维的原则和方向。 我们在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过程当中,也要发挥各个地方、各个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能够形成合力,真正的用系统论的思维和方法,建设和完善中国全国的统一大市场。我们也希望这个大市场不仅有利于中国未来走向可持续的发展,实现我们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这个大市场也会为全球的增长发挥重要的支持作用。 网易研究局(微信公号:wyyjj163)出品 网易研究局是网易新闻打造的财经专业智库,整合网易财经原创多媒体矩阵,依托于上百位国内外顶尖经济学家的智慧成果,针对经济学热点话题,进行理性、客观的分析解读,打造有态度的前沿财经智库。欢迎来稿(投稿邮箱:cehuazu2016@163.com)
|
![]() 鲜花 |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