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首页 资讯 查看内容

我,和丈夫在非洲打拼7年赚千万,一年只花5万元,有钱难回国

2022-07-19| 发布者: 辉南生活网| 查看: 135| 评论: 1|文章来源: 互联网

摘要: 我,和丈夫在非洲打拼7年赚千万,一年只花5万元,有钱难回国讲述:雷艳整理:肖寒先生图片:来源于网络,侵......
番茄影视 https://www.tjomet.com

我,和丈夫在非洲打拼7年赚千万,一年只花5万元,有钱难回国

讲述:雷艳

整理:肖寒先生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我是雷艳,湖北襄阳人,今年30岁。很庆幸自己是一名90后,也很开心自己没有过上躺平生活,而是跟着同样是90后的丈夫在大学毕业后的第二年到非洲打拼,至今有7年时间了,不仅有自己的矿业公司,还实现了财富自由。

2014年,和丈夫一同毕业于武汉大学,当时为了出国打拼,特意学习了一年的法语和葡萄牙语,第二年,就到了非洲坦桑尼亚,跟着舅舅开采黄金,没想到这一呆就是7年时间,虽然生活上过的很艰苦,没有国内的条件舒服,但赚到钱的那一刻,还是很开心的,毕竟是通过自己的能力赚到的,很有成就感。

坦桑尼亚是一个有着近5000万人口的国家,我们生活的城市叫辛吉达,在这里有很多中国企业在这里开矿,我舅舅便是其中之一。而我和老公在毕业后就选择结婚,因为不舍得异国分居,所以他去哪里我都会跟着,即使舅舅希望老公到辛吉达跟着他做事,而我还是选择跟着去。

1992年,我出生在湖北省襄阳市下面的一个县级市,爸爸曾是公务员,后来离开体制开始做生意,虽然生意做得不大,但一家人的吃喝不愁。而妈妈是一名高中老师,教了一辈子的数理化,是一位非常负责任的老师,对待学生很有一套,所以我的学习基本上都是妈妈教出来的。

作为独生女,并没有享受到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反而从小就被妈妈要求做家务,十一二岁的时候就学会了做饭,这也是妈妈的伟大之处,不希望我以后步入社会连生存能力都没有。

而我从小时候开始就学习很优秀,除了妈妈的教育之外,更多的是自食其力,主动学习。

整个青春期,过得风平浪静,没有什么叛逆的迹象,更没有因为学习成绩让爸妈伤脑筋,就是大家口中的那种乖乖女,后来考上了武汉大学,读大一年级的时候就认识了现在的老公,他和我同岁,也是一个湖北人,彼此之间的兴趣爱好又相同,很快就成为朋友。

到了大三年级的时候,我们的关系从友谊变成爱情,似乎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而我们的心智要比同龄人成熟许多,明确的知道自己的未来目标,并且为了共同的生活理想一起奋斗。

临近毕业的时候,舅舅专程回到国内,和我们俩谈了一次,说他需要帮助,尤其是在语言上,因为经常和外国人打交道,而只会说一种英语还不够,希望我们俩多学几种外语,以备不时之需。听到舅舅这么真诚地来邀请老公,当即就答应了。并且在毕业后没有选择读研究生,而是继续学习外语。这一年的学费,都是由舅舅资助的。

我和老公的学习都不错,本身英语都过了六级,所以在学别的语言的时候,也很轻松。一年后,老公比我早两个月到的坦桑尼亚,在那里安顿好一切后,我才跟着去的。

去了之后,我和老公各司其职,他负责葡萄牙和法国的事务,而我则跟在舅舅身边充当翻译,就这样一里一外,还成了舅舅公司的主要股东。

刚到坦桑尼亚的时候,除了气候之外,就是对这里的饮食非常不适应,即使找的中国厨师,可怎么都做不出家乡的味道,水土问题难以适应,只能硬着头皮苦撑。

不过,当赚到钱的那一刻,我们还是很开心的,但在坦桑尼亚,真的没什么花销,因为吃住都是舅舅管着,平时除了日常用品,基本上就没什么花销。但时间长了,也觉得很没意思,有钱没地花,想回国又因为疫情无法回去。

据说,一张机票好几万,倒不是说没那个钱,只是回去之后我们能做什么?已经三十岁的人了,在国内未必能够适应,毕竟在舅舅身边,工作相对来说要简单一些。

但女孩子不得不考虑一个现实——生孩子。

我和老公结婚7年多时间了,一直没有要孩子,其实还是想着多打拼几年,以后有了孩子不用为孩子的奶粉钱操心,但这七年过去,也赚了有千万,可生孩子成了大问题。在公司,每天都有很多琐碎的事情,而老公也是常年在欧洲驻扎,基本上两三个月才回来一次,这样长期下去,也会影响我们的生活质量。

前段时间,我和老公大致算了一下,我们一年大概能够分到一百多万的收入,而花销一年下来也不过5万块钱,基本上都是日常生活用品和老公抽烟花掉的。

公公婆婆其实挺替我们操心的,毕竟年纪都不小了,还没个孩子,确实有些说不过去。舅舅也想过让我们在坦桑尼亚生小孩,可又担心孩子要是有个小病小灾的,这边的医疗条件根本就过不了关。

今年,我们在武汉购置了房子,爸妈先住着,等着我们回去的时候,再购置一套给公公婆婆住,那个时候,全家人团圆的场面一定很和谐、幸福。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 收藏

最新评论(1)

Powered by 辉南生活网 X3.2  © 2015-2020 辉南生活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