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首页 资讯 查看内容

都市人的田园梦:租块田、种点菜,做一名快乐农夫

2022-07-17| 发布者: 辉南生活网| 查看: 135| 评论: 1|文章来源: 互联网

摘要: 疫情让不少人萌生了种菜的念头。为实现“舌尖上的安全”、找回“儿时味道”的愿望,都市农耕成为一种新型休......
品牌推广策划 http://www.tui1s.com/cehua/

  疫情让不少人萌生了种菜的念头。为实现“舌尖上的安全”、找回“儿时味道”的愿望,都市农耕成为一种新型休闲方式。

  播种、除草、采摘,吃自己种的菜,被疫情打乱的步调也随之慢下来。当我们知道吃的东西来自哪里时,会更珍惜盘中食物。

【共享菜园】

  每个城市人的心中,都有一个田园梦。绿意环抱,鸟语蝉鸣。橙子辞去律师工作后,全身心投入其热爱的自然教育。

  2019年,橙子和几个城市家庭在顺义租了块地,相约每个周末来地里,跟随自然的节律展开农耕。

  他们中有设计师、工程师、培训师、程序员、医生,每周都期待来地里干农活,出一身汗,暂别城市的喧嚣,做一个简单又快乐的农夫。

  谷雨时节,他们一起讨论种植计划、划分责任田,观赏缤纷满园的杏花桃花。小满到了,拔草、挖野菜,体验难得的田间地头的人间美味。秋分,挖花生、挖红薯,品尝劳动果实。霜降,种冬小麦、收大白菜,为冬天做准备。冬至,一起品尝年的滋味,包冬至饺,唱数九歌。

  他们把劳作的农作物变成美食,端上餐桌,体验食物从土地到餐桌的全过程。孩子们跟大人一起浇水抓虫除草,还能学着认识植物和昆虫。

【5平方米菜园】

  2019年,从互联网大厂离职的娜娜,已经在北京郊区的院子里种了三年地。一开始,地里的草比菜还高,偶尔收获几根豆角,还需要去市集上再买半斤,才能凑出一盘菜。

  直到今年夏天,娜娜的5平方米小菜园,每天可以给午餐稳定地供应一盘紫苏炒黄瓜。6月底种下的苋菜、油菜、生菜、玉米也长势喜人。

  长期种菜的经历,让她变得更节俭,也更环保。感受到一蔬一果来之不易,她做饭都会事先估算好用量,绝不浪费。做饭用过的水,也会二次利用来浇菜。

  在城市里种植,不是单纯为了收获,而是一种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关乎美、关乎对生活的体验,也关乎人和自然的相处关系。现在的她,物欲很低而内心富足,生活质量更高了。

【身边的生物动力农耕】

  张立选择成为都市农夫,希望以不使用农药化肥的耕作方式,来建造一个农场。

  张立把整个农场看作一个有机体,人类、植物、动物、房屋等都是整个农场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身边的每个物种都有其存在的意义和目的。

  实践生物动力农耕以后,张立不是与所处的外部环境对抗,不再不停地杀虫除草,而是让昆虫、野草以自己的方式为农场服务。他觉得,人需要明白如何生产食物、粮食、蔬菜,它们都是地球生命的一部分,人不是要去战胜地球上的生命。

  “健康的食物从健康的土壤开始。我们实际上是在耕作土壤,而不是栽种植物。”张立的生物动力农耕实践,正在努力为未来的孩子们守护一片洁净的水、土壤和空气。

  (文中橙子、娜娜、张立为化名)

(文章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文章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 收藏

最新评论(1)

Powered by 辉南生活网 X3.2  © 2015-2020 辉南生活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