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首页 资讯 查看内容

一位退休干部的心酸自述:“活到70岁,才明白之前的热心肠是白瞎了”

2022-06-30| 发布者: 辉南生活网| 查看: 135| 评论: 1|文章来源: 互联网

摘要: 安静是一种无声的语言,有时候人生过于喧嚣,反而会让我们迷失了方向。尤其是到了年纪大的时候,安静可能更......

安静是一种无声的语言,有时候人生过于喧嚣,反而会让我们迷失了方向。尤其是到了年纪大的时候,安静可能更适合我们人生的哲学。

自述人:李大爷71岁退休干部

我是属于农二代,通过读书和自学改变了命运。老家是在县城下面的一个村,工作室在县城里,虽然不是所谓的大城市,但是比老家大部分的人比也算是踏出了农门。

而且我的工作本来是老师,后来在政府里面帮忙被领导赏识,就留在政府里面打杂留了下来。那时候的编制没有那么复杂,留下来也就自然而然成了公务员。慢慢的做到了中层干部,虽然到退休为止也一直是中层干部,但是也算是在县城里的比较有地位的综合部门,别人都是高看你几眼,特别是家乡或者亲戚有人如果有什么事情的话,都爱找我帮忙。

而我认识的人比较多,一般小事情通过几个关系找几个熟人也能解决。大事情,当然触碰原则性的问题,我也无能为力。反正就是秉持一的原则,能帮的忙尽量帮,不能帮的忙,我们也不碰,所以在老乡们眼里还算是比较热心肠的人,大家跟我的人缘也很好,每次回家乡几乎半个村子的人都来拜访我,还带一点农产品。农产品我家兄弟也有种,几乎也吃不完,但是对于乡里乡亲的好意,也总是有点受宠若惊,但是又不好意思推辞。

我儿子已经40多岁了,他没有留在县城里工作,而是去了一线城市,也算是能够自给自足吧,在一个科研单位当工程师,他没有走仕途之路,因为他从小就比较爱钻研。儿媳妇是一个大学辅导员,总之他们两个人的生活还是不需要我们操心的,最令我操心的还是各种亲戚和侄子侄女们,真是为他们伤透了脑筋。

因为有些侄子侄女们书也没读几个,但是家里的老兄弟们总是希望他们有个好工作,于是拜托我找工作。说实话,在我没有退休前或者刚刚退休的两三年里,还是有些关系的,能够帮他们物色一些岗位,但是随着退休的时间间隔越来越长,而且单位对于招人的制度也越来越完善,这样的关系就不好找了,慢慢的我也就推却他们。

就是因为这样,所谓的帮人一忙,别人未必记得牢,但是推一次他们就会觉得之前的功劳都白做了,你在他们眼里就是一个不爱帮忙的自私自利之人。

前不久吧,家里有一个长辈住院动手术,他们打电话让我在医院里帮他们联系床位,我之前有个学生是在医院里干办公室的,确实也能帮一点忙。

这次我打电话给他,他可能在开会或者怎么样也没听清楚,匆匆把电话挂了。之后,我也没好意思继续打他,就耽搁了一会。后来这个亲戚的儿子就到处说我的坏话,说我不爱帮忙,弄得我可生气了,哪怕联系得上这位学生,我也不想帮他们的忙了。

我老婆也说我以前热心的要命,现在老乡的亲戚来往的没几个,每次回乡下去,家里也是冷冷清清的,甚至走在乡村路上,别人瞧见了都不爱跟我打招呼了。

不过我觉得这样的生活倒是挺好的,以前热热闹闹的,现在倒是能把心静下来。至于别人的闲言碎语,那有什么呢?大不了少回几次老家,跟他们保持距离不就行了吗?

你们说我这样的老年心态正常吗?是不是有点孤僻?

写在后面:

人到老年需要心静,其实能够沉淀自己,这对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是非常有益的。像这位大爷。确实很理解他如今的状况,纷纷扰扰一辈子,如今能够安静的生活,不争不抢也是不错的。

心静,就能进入一种“闭门即是深山,读书随处净土”的妙处。到了一定的年纪,就别在无关的人与事上费尽心机,别在小处微利上计较太多,让心沉淀,静心做事,常心为人,修炼人格的魅力,做真真实实的自己。

一辈子忙忙碌碌为别人着想,难道就不应该为自己考虑一下吗?

所谓的功名利禄,没有什么东西是不能放手的。曾经以为不能放手的东西,只是生命瞬间的一块跳板;所有不能放弃的事情,不过是生命里一个过渡,你跳过了,一切就变得更丰盈。

人到老年活得孤独,寂寞一点,不管闲事,做真实的自己,其实也挺好的,你说呢?

讨论:老年朋友们,你们有这样的同感吗?


建党101周年图片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 收藏

最新评论(1)

Powered by 辉南生活网 X3.2  © 2015-2020 辉南生活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