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首页 资讯 查看内容

红狮控制:会300多种“语言”的“翻译”

2022-06-21| 发布者: 辉南生活网| 查看: 135| 评论: 1|文章来源: 互联网

摘要: 都说语言博大精深,全世界有5000多种语言,仅中国就有80多种方言,温州话、闽南语、客家话……如果操不同口音......

都说语言博大精深,全世界有5000多种语言,仅中国就有80多种方言,温州话、闽南语、客家话……如果操不同口音的人聚在一起开会,可就有意思了,简直相互不明所以,满满地大写尴尬。

别以为只有人类才会这样,机器的世界里,没有共同“语言”无法沟通同样也糟心呢!

物联网(IoT)作为时下潮流浪潮,也席卷到了生产制造领域。打造互联工厂,让设备互联互通,从而掌控全局,更高效地制定决策,成为较多工厂转型发展的选择。

故事发生在XX工厂的生产车间

设备A:“Hey,伙计,听说你是新来的,先打个招呼。我在这工作快十年了,我们现在都要进入工业物联网(IIoT)一起工作了,以后可得好好合作。我这有份数据要传给你,接收下吧。”

半小时过去……一小时过去……等得花儿都快谢了,也没个回音……

设备B:“A在跟我说什么呢?叽里咕噜说了一大通,可是我啥也没听懂。算了,先甭管它了,还是先干完自己的活要紧。”

究竟是什么让设备A和设备B无法有效“沟通”呢?

答案是:它们没有共同“语言”:设备A,工厂中的“老人”,工作采用供货厂商专属的私有通讯协议;设备B,工厂新晋成员,以太网是其工作的通讯方式。二者虽然置于同一网络中,但由于协议不同,自然无法顺畅“对话”。

这种现象在较多工厂中普遍存在。企业常常会混合使用不同供应商的多种设备,不同设备可能有独有的通信协议。有些设备甚至已经使用十几二十年,通过串行连接或者厂商专有的旧协议工作,而新添设备大多为“以太网通讯型”,新旧设备“交流”问题时有发生。

“翻译”高手放大招

怎么解决上面这个问题呢?全部更换原有设备?既浪费钱又花时间,显然绝非上策。

关键的第一步是——找个能听懂多种设备“语言”的翻译,帮助转换不同设备的标准或专属协议,传递各自的数据信息,这样在IIoT中就可以让新旧设备有效“对话”,实现跨厂商环境通信——我们称之为“协议转换”。

红狮就有这样专业的高水平“翻译”哟!红狮数据采集平台(DSP)可以支持300多种工业协议转换,还能无缝连接单独设备。这样一来,无论设备原来“说”的是什么“语言”,都可以转换为听得懂的“语言”,在多厂商设备环境中实现彼此通信。

云图片

迈向IIoT的第一步

对于工厂管理者来说,使用协议转换,可谓益处多多。不同设备互相通信,通过以太网、蜂窝M2M等技术帮助获取实时数据信息,这样管理者就能从单一平台连接、检测和控制全局设备,有效整合和处理数据,提高生产力与运营效率。

云图片

工厂老旧设备无需“下岗”,与新设备成员顺畅“交流”,互通有无,在IIoT中焕发新的生机,这当然是厂商和客户所乐见的。

所以,红狮控制小编认为,工厂要创建IIoT,首先就要解决多供应商和旧有设备通信这个挑战。其中,协议转换是关键的第一步。

如果朋友们还想了解红狮控制的其他产品或者是解决方案,可以去关注红狮官方网站或者是微信公众号哟!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 收藏

最新评论(1)

Powered by 辉南生活网 X3.2  © 2015-2020 辉南生活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