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首页 资讯 查看内容

古人10 段话,读后做个明白人

2021-05-14| 发布者: 辉南生活网| 查看: 135| 评论: 1|文章来源: 互联网

摘要: 01不惰者,众善之师也抱朴子曰:坚志者,功名之主也;不惰者,众善之师也。登山不以艰险而止,则必臻乎峻岭......
专业调查 http://www.huanqiu007.cn

  

  01

  不惰者,众善之师也

  抱朴子曰:坚志者,功名之主也;不惰者,众善之师也。登山不以艰险而止,则必臻乎峻岭矣;积善不以穷否而怨,则必永其令问矣。————东晋·葛洪《抱朴子·外篇·广譬》

  《抱朴子》是东晋学者葛洪(自号抱朴子)的道家理论著作,由《内篇》和《外篇》组成。《内篇》今存20篇,论述神仙、炼丹、符箓等事,多属于道家;《外篇》今存50篇,论述时政,臧否人事,多属于儒家。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意志坚定,是建功立业的主导;勤奋不怠,是一切善行的老师。登山不因为艰难险阻而停止,就一定会到达顶峰;行善不因为自身穷困与否而埋怨,就一定会使自己的美誉长久。用登山作譬,指出意志坚定和勤奋不怠是事业成功的重要保证。

  02

  山积而高,泽积而长

  铭曰:山积而高,泽积而长。圣人之后,必大而昌。——唐·刘禹锡《唐故监察御史赠尚书右仆射王公神道碑》

  《唐故监察御史赠尚书右仆射王公神道碑》为唐代诗人刘禹锡所撰,碑主为王俊。“山积而高,泽积而长”出自该碑铭文起首,采用了比兴手法。意思是,山是由土石日积月累才高耸起来的,水是由点滴积聚才长流不断的。两个“积”字,突出了量变的作用。不断积累,山可高,水可长。点滴努力,铸就成功。

  古人对积累的重要性有深刻认识。诸如:绳锯木断,水滴石穿;聚沙成塔,集腋成裘;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荀子·劝学》中有:“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可以看出,刘禹锡的“山积而高,泽积而长”,是对于《荀子》的吸收和继承。

  03

  人之相知,贵在知心

  嗟乎子卿!人之相知,贵相知心。前书仓卒,未尽所怀,故复略而言之。——西汉·李陵《答苏武书》

  《答苏武书》的作者李陵是飞将军李广之孙。汉武帝天汉二年(公元前99年),李陵自领五千步兵,深入匈奴,面对数十倍于己的敌军,苦战之后,兵尽粮绝,不得已投降匈奴。汉昭帝始元六年(前81年),留居匈奴十九年的苏武(字子卿)持节荣归,修书劝李陵归汉,李陵写此信作答。

  信中李陵为自己当年投降匈奴的行为进行辩白,并对苏武发出了“人之相知,贵相知心”的慨叹,认为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最可贵的是彼此心灵相通。

  

  04

  甘瓜抱苦蒂,美枣生荆棘

  甘瓜抱苦蒂,美枣生荆棘。利旁有倚刀,贪人还自贼。——汉·无名氏《古诗》

  这是汉代无名氏所作的一首五言古诗。前两句采用比兴手法,意思是,再甘甜的瓜,其所连接的瓜蒂都是苦的;再美味的枣子,都长在带刺的荆棘上。后两句意思是说“利”字旁边是一把刀,贪婪的人最终会受到惩罚。告诫人们做人不要太贪心,好与坏、利与害其实是相辅相生的。

  “甘瓜苦蒂”后来成了一个成语,但其最早出处应为墨子。唐代马总《意林》引《墨子》佚文道:“甘瓜苦蒂,天下物无全美。”用甜瓜之蒂味苦,说明天下没有十全十美的事物。

  05

  度之往事,验之来事

  圣人所以能成其事者有五:有以阳德之者,有以阴贼之者,有以信诚之者,有以蔽匿之者,有以平素之者。阳励于一言,阴励于二言,平素枢机,以用四者,微而施之。于事度之往事,验之来事,参之平素,可则决之。——战国·鬼谷子《鬼谷子·决篇》

  上面这段话讲的是做事成功的五种技巧、四种具体操作办法,以及一个总原则。

  这段话具体意思是说圣人之所以能成就大业,大致有五种技巧:有用正面的道德感化的,有用暗地里的手段来对付的,有作出诚信的姿态与对方结成真诚的联盟以借用对方力量的,有用蒙蔽手段迷惑对方的,有用一般化的手段按平常程式解决问题的。有四种具体操作办法:公开办事,要力求说话前后一致,言行必果;暗中谋划,要千方百计使对方受骗,有时用公开的办法,有时用机巧的手段,这四种方式都要微妙地合用。而总原则就是:考虑以往的事情,验证未来的事情,再参考日常的事情,如果可以,就作出决断。

  06

  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

  智不足以为治,勇不足以为强,则人材不足任,明也。而君人者不下庙堂之上,而知四海之外者,因物以识物,因人以知人也。故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汉·刘安《淮南子·主术训》

  《主术训》是《淮南子》中论述并劝谕国君如何统治天下、如何治国理政的重要篇章。在上面这段话中,《淮南子》指出,智慧不足以治国,勇力不足以逞强,那么个人的才智也不值得依恃,这是明摆着的道理。然而国君足不出朝廷却能周知天下大事,这是因为他能以身边的事物推知其他事物,以身边的人推知其他个人。于是得出这一观点:积聚众人的力量去做事情,就没有不胜利的;集中众人的智慧做事情,就没有不成功的。

  

  07

  单丝不线,孤掌难鸣

  他(猪八戒)见那星移斗转,约莫有三更时分,心中想道:“我要回救沙僧,诚然是单丝不线,孤掌难鸣。罢,罢,罢!我且进城去见了师父,奏准当今,再选些骁勇人马,助着老猪明日来救沙僧罢。”——明·吴承恩《西游记》

  “单丝不线,孤掌难鸣”为传统民间谚语。意思是说,一根丝纺不成线,一个巴掌拍不响。指出单个力量弱小,难以成事;只有强强联手,精诚合作,才能成功。

  其实,“单丝不线,孤掌难鸣”还有更早的渊源。“孤掌难鸣”可远溯至先秦时期。《韩非子》中有:“人主之患在莫之应,故曰:‘一手独拍,虽疾无声。’”意思是说,君主的忧患在于没有人响应,因此说“一只手单独拍打,虽然很急迫却没有声音”。“单丝不线”则出自元无名氏《连环计》:“说甚么单丝不线,我着你缺月再圆。”

  08

  恩德相结者,谓之知己

  古来论交情至厚莫如管鲍。管是管夷吾,鲍是鲍叔牙。他两个同为商贾,得利均分。时管夷吾多取其利,叔牙不以为贪,知其贫也;后来管夷吾被囚,叔牙脱之,荐为齐相。这样朋友,才是个真正相知。这相知有几样名色:恩德相结者,谓之知己;腹心相照者,谓之知心;声气相求者,谓之知音。总来叫做相知。——明·冯梦龙《警世通言·俞伯牙摔琴谢知音》

  “恩德相结者,谓之知己;腹心相照者,谓之知心”出自小说《俞伯牙摔琴谢知音》。在小说开头,作者冯梦龙以春秋时期的管仲和鲍叔牙作比,称他们为古今“交情至厚”的典范,并对“相知”进行了如下阐述:施惠于人、德义相交的,叫做知己;肝胆相照、心心相印的,叫做知心;志同道合、意气相投的,叫做知音。知己、知心、知音,名称虽然不同,总之说的都是朋友相知。

  中国古人非常重视人与人之间的友好交往,知音故事褒扬的正是朋友间的信义和友情。当俞伯牙弹琴其意在高山流水时,只有钟子期“道着了伯牙的心事”,故而钟子期死后,俞伯牙因知音难觅而断弦摔琴,终身不再鼓琴。知己、知心、知音,这样的友谊来自彼此心灵深处的理解与默契,建立在互相了解和充分信任的基础上。

  

  09

  善学者尽其理,善行者究其难

  君子之学如蜕,幡然迁之。故其行效,其立效,其坐效,其置颜色、出辞气效。无留善,无宿问。善学者尽其理,善行者究其难。——战国·荀况《荀子·大略》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君子的学习就像蛇、蝉脱壳一样,很快就会有所改变。所以,他走路时学习,站立时学习,坐着时学习,脸上的表情、说话的口气都极力效仿。见到好事立即去做,有了疑难立即就问不过夜。善于学习的人,能够透辟地认识事物的道理;善于实践的人,能够深入地探究事物的疑难。

  荀子十分重视学习的问题。《荀子》的首篇是《劝学》,他说“学不可以已”,认为学习是无止境的,并以此为喻:“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儒效》又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荀子认为学习是阶段与过程的统一,学习的过程是由初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而学习到了实行阶段也就达到了极点。

  10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苏州司业诗名老,乐府皆言妙入神。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北宋·王安石《题张司业诗》

  王安石这首七言绝句,是对唐代诗人张籍的评价。张籍原籍苏州,曾任国子司业,故称“苏州司业”。他是中唐时期新乐府运动的积极支持者和推动者,其乐府诗多反映当时的社会现实,如《塞下曲》《征妇怨》等,表现了对人民疾苦的同情。“诗名老”的“老”,意为历时长久,足见其在中唐诗坛的地位。

  张籍的乐府诗,常以口语入诗,语言自然精警,风格通俗明快。故王安石评曰:“看似寻常最奇崛”。看似平常,但仔细品味,却于平淡中见奇特。其成就取得,好像不费力气,实际上却是用辛勤汗水换来的。“成如容易却艰辛”,总结了获得成功的普遍规律。诚如冰心《成功的花》诗中所言:“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 收藏

最新评论(1)

Powered by 辉南生活网 X3.2  © 2015-2020 辉南生活网版权所有